报告导读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地面基站被搬入空中的卫星平台,每颗卫星都是天上的移动基站,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用户提供高带宽、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卫星互联网即通过卫星为全球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其拥有“上帝视角”的优势,可以向全球各个地域提供信息通信服务,从而实现全球宽带无缝通信。它具备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是空天一体网络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潜在价值。
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建造,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装置。
在卫星产业领域,全球卫星产业主要包括卫星服务业、卫星制造业、发射服务业以及地面设备制造业四大领域。其中卫星服务业以及地面设备制造业占比最高。卫星服务业包括大众通信消费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和对地观测服务。地面设备制造业包括卫星导航设备(GNSS)、网络设备和大众消费设备。
2018年以来,全球航天领域卫星产业收入规模保持震荡上行的发展势头,2022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规模为2915.32亿美元,同比增长4.34%。
严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所有,通过我单位网站——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www.cniir.com)对外发布。从未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代理销售。如需订阅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优质的服务。本报告是我公司的研究成果,未经我公司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我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报告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卫星互联网相关概念综述
1.1卫星互联网基本概念
1.1.1卫星互联网的定义
1.1.2卫星互联网的特点
1.1.3卫星轨道细分类型
1.1.4卫星互联网的优势
1.1.5卫星互联网应用方向
1.2卫星通信相关概念
1.2.1卫星通信的定义
1.2.2卫星通信发展背景
1.2.3卫星通信系统构成
1.2.4卫星通信的分类
1.2.5传统卫星通信的特点
1.2.6小卫星的独有特性
第二章 2018-2022年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1 2018-2022年全球卫星通信发展现状分析
2.1.1全球卫星产业发展规模
2.1.2全球卫星通信发展历程
2.1.3全球卫星通信发展特点
2.1.4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
2.1.5国外通信卫星发射数量
2.1.6卫星通信产业链竞争格局
2.1.7卫星通信标准研究现状调研
2.1.8卫星通信发展现状调研
2.1.9俄罗斯卫星通信发展举措
2.1.10日本卫星通信发展情况分析
2.2 2018-2022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进程分析
2.2.1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历程
2.2.2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规模
2.2.3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特点
2.2.4国际卫星互联网发展现状调研
2.2.5全球卫星互联网星座系统
2.2.6卫星互联网星座部署计划
2.2.7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成本
2.3美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2.3.1美国卫星通信扶持政策
2.3.2美国卫星通信发展现状调研
2.3.3美国卫星互联网部署现状调研
2.3.4中美卫星互联网竞争态势
第三章 2018-2022年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综合分析
3.1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1.1航天领域相关政策分析
3.1.2航天产业基地建设情况分析
3.1.3航天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3.1.4航天领域重点技术突破
3.1.5商业航天产业链布局
3.1.6卫星产业发展重要意义
3.1.7中国卫星发射数量分析
3.2卫星通信产业链各环节剖析
3.2.1卫星及其应用产业链
3.2.2卫星通信产业链环节
3.2.3卫星制造环节分析
3.2.4发射服务环节分析
3.2.5地面设备制造环节
3.2.6运营与服务环节分析
3.2.7卫星通信产业链生态
3.3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潜力
3.3.1卫星通信产业政策
3.3.2卫星通信市场规模
3.3.3卫星通信系统分析
3.3.4卫星通信进入壁垒
3.3.5卫星通信发展瓶颈
3.3.6卫星通信发展建议
3.3.7卫星通信发展展望
3.4卫星通信关键技术
3.4.1设计和制造技术
3.4.2发射与回收技术
3.4.3星座与编队技术
3.4.4宽带化与软件化技术
3.4.5平板天线技术
第四章 2018-2022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深度分析
4.1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驱动因素
4.1.1卫星互联网发展阶段
4.1.2互联网接入水平分析
4.1.3卫星互联网产业政策
4.2 2018-2022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运行分析
4.2.1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
4.2.2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
4.2.3卫星互联网发展现状调研
4.2.4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
4.2.5卫星互联网发展格局
4.2.6卫星互联网运营模式
4.2.7卫星制造核心企业
4.2.8卫星通信核心企业
4.2.9卫星互联网发展机遇
4.3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4.3.1卫星互联网产业链
4.3.2产业链环节关键技术
4.3.3卫星互联网区域布局
4.3.4卫星互联网成本分析
4.3.5卫星互联网接收终端
4.4中国卫星互联网星座代表工程
4.4.1“鸿雁星座”计划
4.4.2“虹云工程”卫星计划
4.4.3行云工程应用场景
4.4.4“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项目
4.4.5天启物联网星座
4.5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问题及建议
4.5.1发展卫星互联网面临的问题
4.5.2卫星互联网发展对监管的挑战
4.5.3中国卫星互联网总体发展建议
4.5.4卫星互联网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五章 2018-2022年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行业解析
5.1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态势
5.1.1低轨卫星星座特点分析
5.1.2全球低轨卫星战略布局
5.1.3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历程
5.1.4低轨互联网星座发展现状调研
5.1.5低轨卫星互联网企业布局
5.1.6低轨卫星互联网驱动因素
5.1.7低轨卫星互联网竞争态势
5.1.8低轨卫星通信星座发展借鉴
5.2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情况分析
5.2.1低轨通信卫星系统优势
5.2.2低轨卫星互联网顶层设计
5.2.3低轨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
5.2.4低轨卫星星座建设情况分析
5.2.5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
5.2.6低轨卫星互联网蓬勃发展
5.3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潜力及风险
5.3.1低轨卫星互联网驱动因素
5.3.2低轨通信卫星系统关键技术
5.3.3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
5.3.4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动力
5.3.5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机遇
5.3.6发展低轨卫星互联网风险
第六章 卫星互联网产业应用场景分析
6.1不同卫星类型应用分析
6.1.1低轨通信卫星
6.1.2导航卫星
6.1.3遥感卫星
6.2卫星互联网主要应用场景分析
6.2.1卫星通信系统应用场景
6.2.2卫星互联网下游应用分析
6.2.3卫星互联网潜在应用场景
6.2.4卫星互联网两大应用场景
6.2.5卫星互联网适用偏远地区
6.3卫星物联网应用发展态势分析
6.3.1卫星互联网与卫星物联网
6.3.2卫星互联网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6.3.3卫星物联网市场规模分析
6.3.4卫星物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6.3.5卫星物联网的机遇与挑战
6.3.6卫星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6.3.7卫星物联网应用前景预测
6.4卫星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析
6.4.1民航领域
6.4.2铁路领域
6.4.3军事应用
6.4.4海洋领域
第七章 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1卫星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对比分析
7.1.1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对比
7.1.2卫星互联网与5G对比分析
7.1.3卫星互联网与5G互补融合
7.1.4卫星互联网与6G的关系
7.2卫星互联网建设必要性分析
7.2.1全球性卫星通信网络建设
7.2.2卫星轨道与频段稀缺资源竞争
7.2.3国产化自主可控战略性工程
7.2.4卫星互联网为重要发展战略
7.2.5建设低轨通信卫星系统必要性
7.3卫星互联网建设可行性分析
7.3.1中低轨卫星时延和速率提升
7.3.2卫星网络部署时间和成本优势
7.3.3软件定义赋予通信卫星灵活性
7.4卫星互联网发展战略意义
7.4.1为太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7.4.2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焦点之一
7.4.3卫星互联网具有巨大军用潜力
7.4.4推动航天技术的变革与创新
7.5卫星互联网发展社会意义
7.5.1卫星通信弥合数字鸿沟
7.5.2卫星互联网普惠民生力可行
7.5.3卫星互联网弥合数字鸿沟
第八章 国际卫星互联网典型企业分析
8.1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8.1.1企业发展概况
8.1.2卫星星座发展计划
8.1.3公司“星链”计划
8.1.4 Starlink前沿技术应用
8.1.5载人飞船发射动态
8.2一网公司(OneWeb)
8.2.1企业发展概况
8.2.2卫星星座计划
8.2.3企业融资动态
8.2.4企业风险提示
8.3英国O3b Networks公司
8.3.1企业发展概况
8.3.2企业发展历程
8.3.3卫星星座发展
8.3.4现有星座简介
8.3.5卫星星座规划
8.4铱星通讯公司
8.4.1企业发展概况
8.4.2卫星互联网业务
8.4.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5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
8.5.1企业发展概况
8.5.2低轨卫星星座发展
8.5.3政府资金支持动态
8.5.4卫星互联网计划
8.6 ORBCOMM轨道通讯系统公司
8.6.1企业发展概况
8.6.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8.6.3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九章 中国卫星互联网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9.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1.1企业发展概况
9.1.2火箭发射动态
9.1.3卫星发射动态
9.1.4北斗卫星工程
9.2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9.2.1企业发展概况
9.2.2卫星互联网业务
9.2.3经营效益分析
9.2.4业务经营分析
9.3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3.1企业发展概况
9.3.2卫星互联网产品
9.3.3经营效益分析
9.3.4业务经营分析
9.4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9.4.1企业发展概况
9.4.2卫星互联网业务现状调研
9.4.3企业融资动态分析
9.5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9.5.1企业发展概况
9.5.2 “银河Galaxy”5G星座
9.5.3企业融资动态分析
9.5.4公司创始人介绍
9.5.5企业未来发展规划
第十章 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投资及前景预测
10.1中国卫星互联网投资动态分析
10.1.1各国政府航天投资规模
10.1.2商业航天项目投资规模
10.1.3卫星互联网企业融资动态
10.2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投资策略及风险分析
10.2.1卫星产业链企业布局
10.2.2卫星通信产业链投资
10.2.3卫星互联网投资策略
10.2.4卫星互联网投资前景
10.2.5产业链总体投资策略
10.2.6卫星互联网资金壁垒
10.2.7卫星互联网投资风险
10.3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0.3.1卫星互联网发展方向
10.3.2卫星互联网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10.3.3卫星通信星座应用展望
10.3.4卫星互联网需求预测分析
10.3.5高通量卫星应用前景
10.3.6卫星互联网应用前景
10.4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预测分析
10.4.1卫星互联网商业机会
10.4.2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10.4.3卫星互联网星座产值预测分析
10.4.4低轨卫星互联网市场空间
图 表 目 录
图表- 1:卫星通信系统
图表- 2:小卫星相对于传统大卫星的优缺点
图表- 3:2018-2022年全球卫星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图表- 4:2018-2022年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 5:2018-2022年全球通信卫星发射数量分析
图表- 6:高低轨卫星应用系统优缺点分析
图表- 7:各国主要卫星互联网星座部署计划
图表- 8:航天领域相关政策分析
图表- 9:商业航天产业链布局
图表- 10:中国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情况(部分)
图表- 11:卫星及其应用产业链
图表- 12:卫星通信产业链
图表- 13:卫星通信产业政策
图表- 14:2018-2022年中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 15:卫星互联网发展阶段
图表- 16: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政策汇总
图表- 17:2018-2022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 18:国内主要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计划
图表- 19:2018-2022年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 20:卫星互联网核心应用场景
图表- 21:2018-2022年全球卫星物联网用户规模分析
图表- 22:卫星互联网通信链路
图表- 23:5G通信架构
图表- 24:SpaceX公司发布的“星盾”卫星概念图
图表- 25:2019-2022年铱星通讯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图表- 26:2019-2021年1-6月ORBCOMM轨道通讯系统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图表- 27: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图表- 28: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图表- 29:2019-2022年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图表- 30: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图表- 31:2019-2022年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图表- 32: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图表- 33: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图表- 34:2022年各国政府航天投资规模
图表- 35:2018-2022年中国商业航天一级市场融资趋势
图表- 36:2023-2027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图表- 37:2023-2027年中国卫星互联网星座产值预测分析
我们的优势
一、数据优势
1、一手调研资料及数据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神秘顾客、抽样调查、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
调研对象:代表企业、渠道商/分销商、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销售人员、用户/使用者、行业专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研究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洛伦茨曲线、钻石模型理论等。
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法等。
2、二手资料及数据
官方统计数据: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数据和信息。
行业公开数据:行业专家公开发表的数据、行业门户统计汇总的数据、媒体公示的数据。
企业公开数据:上市公司年报、季报数据,非上市公司公开发表的数据和信息。
文献期刊数据: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3、公司自建五大数据库资源
我公司共建设有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产品统计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库、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库等,合计六大数据库。
4、历年的研究成果及项目案例
多行业研究报告汇总、商业模式汇总、项目案例汇总、专项调研流程及经验总结。
二、团队优势
1、研究部历经10年打磨,年发布2000多份研究成果,行业经验丰富。
2、设立16个行业研究小组,长期跟踪调查5000多个细分行业。
3、各行业设立研究组长,经验丰富、态度严谨、质量把控。
4、与多所高校建立校企联合团队,方便快速开展多区域线下调研。
三、管理优势
报告严格把控质量,研发流程如下:
1:设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内容;
2:利用数据库资源,结合各统计部门资料及实地调研,搜集相关信息;
3:核实验证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信息;
4:进行数据建模、市场分析并起草初步研究报告;
5:核实检查初步研究报告;
6:撰写完成研究报告,提交客户;
7: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
服务流程
售后保障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六个月之内,在研究报告的目录范围之内,免费补充内容、更新数据。
报告相关
近年来,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相结合的天地融合网络已成为全球新一轮发展热潮。各国纷纷加紧全球布局抢占发展先机。
天地融合网络是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融合的一种新型网络,利用卫星通信的全时、广域覆盖的特征,在全球范围内为用户提供高带宽、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正在转变由高轨卫星形成的全球空间通信“威慑”战略,进而以商业名义积极开展中低轨星座互联网系统建设,积极支持包括Viasat、O3b、Starlink等在内的多个商业低轨系统建设,形成在极低轨、低轨、中轨的“空间织网”,掌控近地轨道空间秩序主导权的战略意图明显。
我国也高度重视天地融合网络的发展。我国航天科工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等国有企业,以及部分民营企业也开展了系统规划论证和技术攻关工作,提出了多种设计方案,旨在满足我国不同类型、不同用户群体的军民融合需求。
在系统建设进展迅速的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包括3GPP、ITU等已开展一系列卫星通信网络的标准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