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港口行业分析: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泊位2500多个 其中万吨级泊位650多个

2024年01月04日

  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库沿岸,具有水陆联运设备以及条件以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港口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处,是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也是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在中国,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政府集中力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唐山和深圳等多个港口建设了一批深水集装箱码头,为中国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煤炭运输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成一批煤炭装卸船码头。同时,改建、扩建了一批进口原油、铁矿石码头。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泊位25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50多个;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5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位。一些大港口年总吞吐量超过亿吨,如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广州港、唐山港、宁波港等。

  最原始的港口是天然港口,有天然掩护的海湾、水湾、河口等场所供船舶停泊。在西方,地中海沿岸有许多古代重要港口。今希腊克里特岛南岸就有文化时期梅萨拉港的遗址。腓尼基人约于公元前2700年在地中海东岸兴建了西顿港和提尔港(在今黎巴嫩)。此后,在非洲北岸建了著名的迦太基港(在今突尼斯)。古希腊时代在摩尼契亚半岛西侧兴建了比雷克斯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2年在埃及北岸兴建了亚历山大港。罗马时代在台伯河口兴建了奥斯蒂亚港(在今意大利)。随着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天然港口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须兴建具有码头、防波堤和装卸机具设备的人工港口,这是港口工程建设的开端。产业革命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港口建设。19世纪初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船舶,于是船舶的吨位、尺度和吃水日益增大,为建造人工深水港池和进港航道需要采用挖泥机具以后,现代港口工程建设才发展起来。陆上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将大量货物运抵和运离港口,大大促进了港口建设的发展。

  港口建设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水陆域、必要的泊位水深、良好的气象等条件是现代码头长期充满的必要保证。港口的发展还需要有发达的经济腹地条件,为港口提供稳定的货源。

  现代港口必须具有完善与畅通的集疏运系统,才能成为综合交通运输网中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一般与腹地运输联系规模大、方向多、运距长或较长,以及货种较复杂多样的港口,其集疏运系统的线路往往较多,运输方式结构与分布格局也较复杂;反之亦然。

  港口属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要求进入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特别是随着船舶大型化,沿海港口向外海深水区发展,建设环境更加复杂,对进入者资金实力要求更高。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3-2027年港口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港口行业正处在产业的扩张期,港口码头泊位大型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港口码头行业正面临着持续繁荣的契机。国家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为中国港口码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沿海的各大港口已经部分完成,或在进行或在酝酿资产整合,另外部分沿海和内河港口也互相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相邻或相近的港口实现一体化运营,以及沿海和内河港口之间的联姻,都将成为未来中国港口行业的主要趋势。港口资源整合规模和范围会越来越大,港口的资源整合,企业重组将推动行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资源的整合,港口的优势也将凸现,竞争力将加强。因此,国内优秀的港口码头行业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港口码头行业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行业中的翘楚。

   中国在汉代建立了广州港,同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通商。后来,建立了杭州港、温州港、泉州港和登州港等对外贸易港口。到唐代,还有明州港(今宁波港)和扬州港。由明州港可渡海直达日本;扬州港处于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为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出长江东通日本,或经南海西达阿拉伯。宋元时期,又建立了福州港、厦门港和上海港等对外贸易港口。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为通商港口。此后帝国主义者强迫清政府开辟的通商港口有天津、青岛、汉口等港。他们在各自占据的租界区内修建码头,夺取在中国的筑港权以至港口管理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港口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50年代初,建成有万吨级泊位的湛江港和有近代化煤码头的裕溪口港。70年代中期以来,在大连港建成万吨级石油码头,在宁波北仑港建成万吨级矿石码头。天津、上海、黄埔等港的集装箱码头也已建成投产。山东石臼所将于1985年建成万吨级的煤炭出口码头。


版权所有 ©2021-2030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5091号-1 服务热线:400-117-6689 电子邮件:baogao@cni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