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高钛渣市场分析:全国钛渣生产能力仍很小 约15万吨/年 仅占世界年生产能力的5%

2023年12月23日

  高钛渣(High Titanium Slag)是经过物理生产过程而形成的钛矿富集物俗称,通过电炉加热熔化钛矿,使钛矿中二氧化钛和铁熔化分离后得到的二氧化钛高含量的富集物。高钛渣既不是废渣,也不是副产物,而是生产四氯化钛、钛白粉和海绵钛产品的优质原料。钛渣是由钛精矿(Ilmenite)冶炼而成。

  我国钛资源比较丰富,除少量钛铁砂矿外,主要以钛铁岩矿为主。国内钛铁岩矿的缺点是品位低,杂质含量高,不能直接满足氯化法钛白对原料的要求,仅适宜作硫酸法钛白的原料。由于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难以治理、污染环境的“三废”,近年来全球硫酸法钛白产能急剧萎缩。但国内钛白工业除攀钢锦州钛业公司使用氯化渣生产钛白粉外,大都以钛精矿为原料,硫酸法工艺生产钛白粉,因此,钛渣生产发展速度缓慢。随着我国氯化法钛白以及海锦钛工业的快速发展,近年对高品位富钛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寻求经济合理的钛原料处理方法,将我国丰富的钛铁矿加工成富钛料是我国钛白和钛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随着我国对环保力度的加强,使用钛渣为原料生产钛白将大势所趋。 国内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电炉冶炼钛渣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经过近50年的发展,全国钛渣生产能力仍很小,约15万吨/年,仅占世界年生产能力的5%。如果加上攀钢正在建设的年产6万吨钛渣厂和承德年产3.3万吨的高钛渣厂,全国总生产能力也仅占世界的8.1%,与我国丰富的钛资源和全球第二大钛白生产国的地位不相称。因此,必须加快我国钛渣产业的发展,为钛白和钛材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料,从而减轻钛白行业环保压力,促进我国钛白和钛材工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

  我国钛资源比较丰富,除少量钛铁砂矿外,主要以钛铁岩矿为主,国内钛铁岩矿的缺点是品位低,杂质含量高,不能直接满足氯化法钛白对原料的要求,仅适宜作硫酸法钛白的原料。由于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难以治理、污染环境的“三废”,近年来全球硫酸法钛白产能急剧萎缩。随着我国氯化法钛白以及海锦钛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品位富钛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寻求经济合理的钛原料处理方法,将我国丰富的钛铁矿资源加工成富钛料是我国钛白和钛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国内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电炉冶炼钛渣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开发,经过近50年的发展,全国钛渣生产能力仍很小,约15万吨/年,仅占世界年生产能力的5%。如果加上攀钢正在建设的年产6万吨钛渣厂和承德年产3.3万吨的高钛渣厂,全国总生产能力也仅占世界的8.1%,与我国丰富的钛资源和全球第二大钛白生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必须加快我国钛渣产业的发展,为钛白和钛材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料,减轻钛白行业环保压力,促进我国钛白和钛材工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高钛渣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近几年,中国金属钛和钛白粉行业发展迅猛,金属钛及钛白粉总产量分别以每年30~50%、6%~8%的速度增长,2005年,金属钛产量达9370多吨,钛白粉产量达55万t,对钛铁矿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中国的钛资源比较丰富,主要以钛铁矿为主,四川钛矿占全国钛矿总储量的90%以上。但中国钛矿90%以上是共生岩矿,TiO2含量低,成分复杂,要富集到满足氯化要求的高品位富钛料需做大量研究开发工作。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砂矿虽然容易开采且品位较高,但没有大型矿床,难于满足大规模开采的要求。中国的钛矿选厂共有80多家,其中攀钢的产能30多万t/a,云南约25万t/a,广东、广西、海南3省共约35万t/a,全国合计产能约90万t/a。而国内钛铁矿年需求量约140万t,商品矿供不应求,需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口钛铁矿和高钛渣,从越南、印度和朝鲜进口钛矿。由于世界范围适合氯化法技术的高品位天然金红石原料供应严重不足,每年仅41万t左右,因此开发氯化法用的富钛料,实现生产规模大型化对发展中国金属钛和钛白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钛白粉和海绵钛行业发展迅速,由于高钛渣钛含量高,“三废”产生(处理)量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高,且能有助产品品质提高,我国高钛渣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虽然国内高钛渣的产量在不断扩大,但仍满足不了国内强大的需求,我国每年也需要进口大量的高钛渣作缺口补充。我国高钛渣行业仍然呈现出供给不足的局面,在今后几年我国高钛渣仍需要大量进口。

   我国钛渣生产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末位,高钛渣生产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竞争能力不强。我国生产加工高钛渣的企业仅仅十余家左右,国内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多,但整体素质并不强,除了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家大型企业,其余企业生产高钛渣的产量都是万吨以下。我国生产高钛渣的企业迅速增多,发展到60多家企业,企业的实力正在发展壮大中。


版权所有 ©2021-2030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5091号-1 服务热线:400-117-6689 电子邮件:baogao@cniir.com